郭趙霞
維修工老楊師傅到崗位上巡檢,看到同事拆雨布棚掉在地上一截一截用過的短鐵絲,心細的他彎下腰一個不剩的全撿了起來,我問他:“你撿起這些用過的小鐵絲還能用嗎?”他說:“這些用過的短鐵絲雖派不上什么大用場了,可是擰個拖布、水管的還綽綽有余呢。”
和老楊師傅相反,有些人卻常常說:“不就是一個螺絲嗎?”“不就是一張紙嗎?”“不就是幾滴水嗎?又值不了什么錢?!薄安痪褪菦]戴好安全帽嗎?”話語中無不透露著對這些滿不在乎的語氣。這些物件資源事情也常常因為“小”被一些人所“忽略”。
就拿不安全隱患或是事故來說吧。最初也是一點點或是不起眼的,被人們發(fā)現(xiàn)時已經(jīng)滋生了一段時間了,而人們心里卻想:這只是一個小問題,等一等有時間再處理吧。等過今天再拖過明天,一天拖一天。表面上看小隱患仍然是安安穩(wěn)穩(wěn),而它卻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的積累中凝聚著爆發(fā)的力量,趁著人們一不留神的機會,來個“一鳴驚人”。那時,手忙腳亂不說,人身安全設(shè)備安全還可能受到威脅。
再來說說日常工作中接連不斷的小違章——未正確配戴安全帽吧。違章者第一次違章時心想:把安全帽隨便往頭上一扣“做做樣子”就行吧,下鄂帶怎么樣就是小事情了,又有誰會注意呢?所以就隨便隱藏在帽內(nèi),或是閑置在腦后,有時出現(xiàn)在頜下,也是松松垮垮。管理人員看到了,也想:反正帽子也戴著呢,只是帶子不規(guī)范而已,一點小事情提醒下次注意就行了。違章人員認為“小”而違章,管理人員認為“小”而縱容,結(jié)果一次“小違章”被滋養(yǎng)成了“習(xí)慣性違章”,一次“小”的縱容卻為事故埋下了禍患。
最后再說說小的節(jié)約吧,一張紙,一度電,一滴水,一根釘子,一個螺絲,一截鐵絲……這些小的東西還有很多。因為它們小,小的微乎其微,被一些人當成了浪費的理由。那些浪費者是不會想到它們的力量和用途的。就拿老楊師傅撿起的短鐵絲來說吧,可以擰掃帚、拖布、水管,甚至下次搭雨布固定時這些鐵絲還能再次上崗。工作中,這些不屑一顧,不值一提,不被一爭的“小資源”層出不窮,卻又常被忽視。每一次遇見它們,我們是不是都應(yīng)該想到物盡其用呢?
聚沙成塔,蟻穴潰堤。這些小事情決定著大事情的成敗,而大事情中又包含著無數(shù)的小事情。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轉(zhuǎn)化的可能,以及促成轉(zhuǎn)化的客觀條件。在一個企業(yè)里,如果這些“小事”沒有人管理沒有人做,企業(yè)一定不會壯大長久;而一個成功的企業(yè),哪個不注重管理這些“不值一提”的小事情呢?
俗話說做人要不以惡小而為之,不以善小而不為。我想這句話也正適用在企業(yè)安全生產(chǎn)降本增效的管理中?!皭盒 辈荒艹蔀檫`章的理由,“善小”也同樣不能成為浪費的理由。作者單位:陽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