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30日16點班,隨著最后一架支架在15107工作面安全就位,標志同寶煤業(yè)綜采工作面設備首次整體搬家戰(zhàn)役取得最后“大捷”,為完成全年的生產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三維防控織就“安全天網”
首次井下搬家工作涉及眾多大型綜采設備的遷移和重新安置,時間緊、任務重、技術要求高。該公司構建起“技術+管理+文化”三維防控體系,安排技術、安監(jiān)、機電等部門深入井下進行了全面勘察與精確測量。公司班子成員會同各生產相關科室聯合綜采隊,對液壓支架、刮板輸送機、采煤機等龐然大物的解體、運輸及組裝方案進行反復論證,精心研究出科學合理的搬家方案與設備運輸路線。并制定《安全技術措施》與《應急預案》。在搬家過程中,班子成員嚴格實行“雙帶班”現場跟班制度,“三班倒”深入井下負責現場指揮,調度室、機電科、安全科分別安排業(yè)務強、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分段跟班。堅持班前會安全重點提醒、班后會總結分析當班經驗教訓,真正做到“一架一管控”、“管理人員隨架走”及時解決搬家期間存在的問題,確保搬家工作安全有序推進。
智慧調度激活“運輸動脈”
面對搬家倒面這一塊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調度室作為全程統(tǒng)籌“總指揮”,協(xié)調運輸、通風、機電、安監(jiān)等部門無縫銜接,確保每個步驟都嚴絲合縫。本次下兌的支架自重達22噸,加平板車共計25噸,重量重,體積大,給運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考驗。為避免大噸位設備在復雜巷道中車輛跳道的安全風險,對參與運輸的絞車、平板車、支架搬運車等關鍵設備進行全面檢修和維護,更換磨損部件,調試各項性能參數。并對運輸線路高度、寬度、彎道半徑開展了多次排查工作。通過“一般問題即整改、較大問題不跨隊”“跳道即事故、跳道即追責”的靶向管理模式,對參與兌運的人員進行了專業(yè)的培訓和技術交底,確保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項。并通過兩次模擬支架的試運輸,高標準、嚴要求整治線路隱患,將此次搬家跳道風險降至最低。
協(xié)同攻堅彰顯“鐵軍本色”
這場攻堅戰(zhàn)中各部門上演了“齒輪式咬合”的協(xié)作,克服了工作面環(huán)境復雜多變,安裝環(huán)節(jié)繁多、運架路線起伏不平以及安裝經驗匱乏等一系列困難,僅用時22天,共完成了6架端頭支架、108架中間支架以及采煤機、破碎機、轉載機、工作面刮板機和帶式輸送機等設備的“拆卸—運輸—安裝”等工序。在前期準備階段,通過構建完備的設備信息檔案,詳盡記錄設備的型號、性能狀態(tài)、數量等關鍵參數,為后續(xù)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。在搬家過程中,兌運樣架時,1:1還原了支架的尺寸,運行方式和運行路線。跟班隊長從副井口全程跟蹤至指定地點,沿線對支架樣架的運輸狀態(tài)、車輛的運行參數、巷道的安全狀況進行實時監(jiān)測,分析研判運輸過程中的各項風險,及時調整運輸策略。早調會及時通報搬家進度,建立了清晰的安全生產信息匯總、傳達、溝通機制,在整個搬家倒面過程中實現了“零傷害”、安全與進度的雙豐收。(暴毅偉 吳婷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