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笑理
今天看到一則小故事,內(nèi)容講的是青年是位出租車司機,他經(jīng)常停靠在一家大型商場的門口等待客人。干哪一行都不容易,出租車越來越多,而打的的人畢竟有限,因此跑空車或停在某地等客人的時間幾乎占了大半。
為了打發(fā)時間,司機們經(jīng)常聚在一起打打牌或閑聊。青年沒這愛好,他常常買張報紙或買份雜志翻閱一會兒。有一次他偶然讀到作家秦牧寫的一段文字:四和五相差很小,但是五進一為十,四舍而為零。其實,這是不公正、不科學的。處在五進狀態(tài)的人,贏得的常常有相當部分只是虛名。當人們稱行贊我時,自己總覺得心虛甚至害怕,覺得名實不符,名過其實。
這段文字,突然讓青年想到了打的費:顧客和司機經(jīng)常會為一塊錢爭得極不愉快,問題不就出在這個“四舍五不入”上嗎?七塊,顧客當然能接受,而七塊五非得付八塊,顧客自然不悅。青年決定打破一下慣例:四舍五不入,七塊五只付七塊,八塊九只收八塊。每次顧客上車前,他都會先跟他們解釋一下自己定的規(guī)矩。許多顧客見他如此寬容、大度、熱心,總愛和他搭訕一番。
久而久之,青年在商場門口等人的時間越來越短,許多常常打的顧客都尋找他的車乘坐。連青年自己都感到意外:后來每月的收入大幅提高了七八成,這一切居然僅僅因為一個小小的“四舍五不入”。
這讓我不由得想到了在工作中相似的事情。比如多加了個班,少休息一天之類的事情。想來有的人會感覺很吃虧”,但是這種“吃虧”其實是“占便宜”。 吃虧”有兩種, 一種是主動的吃虧, 一種是被動的吃虧。
“主動的吃虧”指的是主動去爭取“吃虧”的機會, 這種機會是指沒有人愿意做的事、困難的事、報酬少的事。這種事因為無便宜可占, 因此大部分的人不是拒絕就是不情愿, 主動爭取, 這是對人際關(guān)系的幫助。最重要的是, 什么事都做, 正可以磨練人的做事能力和耐力, 不但懂得比別人多, 也進步得比別人快, 這是無形資產(chǎn), 絕不是用錢買得到的。
“被動的吃虧”是指在未被告知的情形下, 突然被分派了一個并不十分愿意做的工作, 或是工作量突然增加。碰到這種情形, 除非健康因素或家庭因素, 否則就應(yīng)接下來。如果冷眼旁觀周圍環(huán)境, 發(fā)現(xiàn)也沒有抗拒的余地, 那更應(yīng)該“愉快”地接下來。也許你不太情愿, 但形勢比人強, 也只好用“吃虧就是占便宜”來自我寬慰, 要不然怎么辦呢? 至于有沒有“便宜”可占, 那是很難說的, 因為那些“虧”有可能是對你的試驗, 考驗心志和能力。姑且不論是否“重用”, 在“吃虧”的狀態(tài)下, 磨練出了耐性, 這對日后做事肯定是有幫助的。此外, “吃虧”也會讓人無話可說。
“吃虧就是占便宜”, 不是沒有道理哦! 所以用“吃虧就是占便宜”的態(tài)度來做事, 保證受益無窮。作者單位:東峰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