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玉龍
有位基層管理者大倒苦水:“現(xiàn)在的員工不好管,違反了規(guī)章制度還理直氣壯拒不接受處罰,思想工作不好做呀!”
管理者為何疲于應(yīng)付、力不從心?他們在抱怨的同時可曾想過,自己的管理態(tài)度和方法是否妥當,為什么會引起員工的反彈和不滿?有些管理者一味要求他人該如何如何做,卻從不質(zhì)疑和反思自己的行為,缺乏管理的底氣。那么,管理的底氣又來自于哪里呢?
來自于自身作風過硬。打鐵還需自身硬,要求別人做到的,自己要以身作則首先做到。要勇于自我批評,辦實事講真話,虛心聽取意見,直面矛盾問題,為人正派、恪守規(guī)定、嚴以律己、率先垂范、務(wù)實清廉、作風扎實。所謂“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”,自己都做不到,只會發(fā)號施令、指手畫腳,“拿著雞毛當令箭”,就會授人以柄、遭人詬病,從而受到別人的詰問而心虛氣短,導致管不下去。
來自于處事客觀公正。一方面,要深入了解廣泛調(diào)查,實事求是對事件做出客觀準確的判斷,如果閉目塞聽、一葉障目、偏聽偏信,處理事情就很可能有失公允和偏頗;另一方面,心中有一桿秤,制度面前人人平等,一把尺子管人、辦事、用權(quán),堅持公道、公平、公正,不因?qū)Ψ降匚桓叩?、人情親疏區(qū)別對待,作出的決定才能獲得認同和信服。
來自于真誠包容心態(tài)。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”。一個好的管理者,要注重管理方法的人性化和領(lǐng)導藝術(shù),接納包容團隊不同性格的個體,既要指出他人的缺點,也要激發(fā)他人的優(yōu)點,知人善用、人盡其才。對待下屬不能粗暴冷漠、盛氣凌人,動輒罰款考核強勢施壓,要給予夏日般的熱情、春風般的溫暖。要真心真意與員工交朋友,加強情感的交流溝通,成為凝聚團隊的“精神領(lǐng)袖”,大家眾志成城、團結(jié)一致、合作共事,發(fā)揮“眾人劃槳開大船”的集體力量,提升綜合工作效能。作者單位:化工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