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
發(fā)布時間: 2019年08月07 16:44:19 文章來源: 作者:
大陽礦皮帶搶修紀實
7月27日晚8時,大陽礦三采區(qū)膠帶巷里一聲巨大轟鳴聲的響起,膠帶終于恢復正常運行,為期一周的搶修隨之落下帷幕。
7月20日晚9時,三采區(qū)二部膠帶機緊急制動停機,當時正是出貨高峰期,膠帶上滿帶貨。按正常情況,膠帶機不會沒有信號就直接急停,主運輸四號膠帶被除鐵器吸上的斷錨桿劃破了300米膠帶?,F(xiàn)場人員緊急通知了在井下值班的張鯤鵬隊長,看到現(xiàn)場情況,當隊長多年的張鯤鵬也非常緊張。膠帶運輸是井下原煤輸出的生命線,如果不能及時硫化會造成全礦停產(chǎn)。
張隊長趕緊向礦領(lǐng)導匯報,電話研究決定每隔30厘米打眼用鐵絲固定。隨后機電副礦長趙會明也從井上緊急到達事故現(xiàn)場指揮。險情就是命令,300米鋼絲繩膠帶,每隔30厘米就固定一次,需要一千多股鐵絲固定。膠帶里面又有鋼絲繩,難度之大可想而知,職工們手都擰麻木了,直到第二天早上五時才固定完膠帶。
鐵絲固定的膠帶只能運行四個小時,就斷掉一多半,漏煤一增多就不能運行,必須再重新固定。調(diào)度會上安排各工作面統(tǒng)一聽指揮,一切工作為膠帶機正常運行讓路。機電一隊每班下班加班一個小時,聯(lián)合兩個班的力量抓緊時間固定,盡量減少影響生產(chǎn)時間。就這樣熬過了一天、兩天、三天……這期間機電一隊幕后的準備工作一刻都不敢耽誤,20噸的大絞車到位就是一個大難題,沒有道軌,空間又小,是檢修班的漢子們硬是用鐵葫蘆一厘米一厘米的拖到了位,準備配件材料和起吊工具為搶修做好了充分的準備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,一直堅持到25號膠帶到礦,開始制定安全技術(shù)措施,做好現(xiàn)場檢修作業(yè)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,保證人員作業(yè)安全。方案已經(jīng)明確,時間已經(jīng)確定。安全科、調(diào)度中心、機電科各專業(yè)人員全程跟蹤搶修,保安全、保質(zhì)量、保進度,搶修人員各負其責,全力開展搶修工作。
26日7時搶修開始。搶修工作分為兩組,綜放一隊負責舊帶的下架工作,機電一隊負責新帶的鋪展工作。一開始就遇到了難題,長度200米,重達8噸的膠帶是這次搶修工作的重中之重。200米膠帶又分裝在兩個平板車上,中間沒有斷開,這在大陽礦的檢修史上還是第一次?,F(xiàn)場負責指揮副隊長馬師傅,有著多年的檢修經(jīng)驗。為確保萬無一失,他決定用四個鐵葫蘆同時起吊,起吊的師傅們手都拉破了皮,汗水從額頭上留下,在滿是煤塵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黑色的印跡。一丁點一丁點,終于起吊到位,然后用絞車拖著膠帶鋪設(shè),直到中午12時這卷龐然大物才完全鋪好。隨后機修廠配合外委的廠家硫化人員開始對膠帶進行割接、硫化。膠帶每個接頭的切面都有一百多根鋼絲,他們一絲不茍一刀一刀將鋼絲割開,打磨,搭接。
在本次緊急事故處理中,礦領(lǐng)導們臨時組成事故領(lǐng)導組,坐陣指揮,任命副隊長明巍迅速開展設(shè)備搶修任務(wù)。面對任務(wù)重、時間緊的狀況,搶修人員排除各種困難,奮戰(zhàn)36個小時,最終于27日晚8時,膠帶割接、硫化工作順利完成,通過試運行合格,具備使用條件。(靳衛(wèi)衛(wèi))
7月20日晚9時,三采區(qū)二部膠帶機緊急制動停機,當時正是出貨高峰期,膠帶上滿帶貨。按正常情況,膠帶機不會沒有信號就直接急停,主運輸四號膠帶被除鐵器吸上的斷錨桿劃破了300米膠帶?,F(xiàn)場人員緊急通知了在井下值班的張鯤鵬隊長,看到現(xiàn)場情況,當隊長多年的張鯤鵬也非常緊張。膠帶運輸是井下原煤輸出的生命線,如果不能及時硫化會造成全礦停產(chǎn)。
張隊長趕緊向礦領(lǐng)導匯報,電話研究決定每隔30厘米打眼用鐵絲固定。隨后機電副礦長趙會明也從井上緊急到達事故現(xiàn)場指揮。險情就是命令,300米鋼絲繩膠帶,每隔30厘米就固定一次,需要一千多股鐵絲固定。膠帶里面又有鋼絲繩,難度之大可想而知,職工們手都擰麻木了,直到第二天早上五時才固定完膠帶。
鐵絲固定的膠帶只能運行四個小時,就斷掉一多半,漏煤一增多就不能運行,必須再重新固定。調(diào)度會上安排各工作面統(tǒng)一聽指揮,一切工作為膠帶機正常運行讓路。機電一隊每班下班加班一個小時,聯(lián)合兩個班的力量抓緊時間固定,盡量減少影響生產(chǎn)時間。就這樣熬過了一天、兩天、三天……這期間機電一隊幕后的準備工作一刻都不敢耽誤,20噸的大絞車到位就是一個大難題,沒有道軌,空間又小,是檢修班的漢子們硬是用鐵葫蘆一厘米一厘米的拖到了位,準備配件材料和起吊工具為搶修做好了充分的準備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,一直堅持到25號膠帶到礦,開始制定安全技術(shù)措施,做好現(xiàn)場檢修作業(yè)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,保證人員作業(yè)安全。方案已經(jīng)明確,時間已經(jīng)確定。安全科、調(diào)度中心、機電科各專業(yè)人員全程跟蹤搶修,保安全、保質(zhì)量、保進度,搶修人員各負其責,全力開展搶修工作。
26日7時搶修開始。搶修工作分為兩組,綜放一隊負責舊帶的下架工作,機電一隊負責新帶的鋪展工作。一開始就遇到了難題,長度200米,重達8噸的膠帶是這次搶修工作的重中之重。200米膠帶又分裝在兩個平板車上,中間沒有斷開,這在大陽礦的檢修史上還是第一次?,F(xiàn)場負責指揮副隊長馬師傅,有著多年的檢修經(jīng)驗。為確保萬無一失,他決定用四個鐵葫蘆同時起吊,起吊的師傅們手都拉破了皮,汗水從額頭上留下,在滿是煤塵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黑色的印跡。一丁點一丁點,終于起吊到位,然后用絞車拖著膠帶鋪設(shè),直到中午12時這卷龐然大物才完全鋪好。隨后機修廠配合外委的廠家硫化人員開始對膠帶進行割接、硫化。膠帶每個接頭的切面都有一百多根鋼絲,他們一絲不茍一刀一刀將鋼絲割開,打磨,搭接。
在本次緊急事故處理中,礦領(lǐng)導們臨時組成事故領(lǐng)導組,坐陣指揮,任命副隊長明巍迅速開展設(shè)備搶修任務(wù)。面對任務(wù)重、時間緊的狀況,搶修人員排除各種困難,奮戰(zhàn)36個小時,最終于27日晚8時,膠帶割接、硫化工作順利完成,通過試運行合格,具備使用條件。(靳衛(wèi)衛(wèi))
下一篇
綠色背后的故事